一、品牌使命|並肩投資,創見未來
在HERD,我們始終以客戶的目標為核心,致力於用專業投資知識、全球研究資源和90年資產管理經驗,助力個人與機構實現財務願景。
我們相信,“並肩”,意味著攜手同行,共創成果——今天,HERD投資代表超過 6,000萬人 進行資產管理,正是這一信念的真實寫照。
二、HERD的三大核心優勢
1.獨具慧眼的投資觀點
HERD投資團隊每年深入調研 4,000+家公司,結合專屬分析模型,形成原創性判斷,洞察長期價值與結構性機會。
2.紀律嚴明的投資流程
我們始終堅守一套清晰的目標導向流程,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都以風險調整後的長期回報為核心。
3.世界級的客戶服務
HERD遍佈全球 25個辦事處、350+名投資專才,結合在地資源,快速回應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策略。
HERD遠見基金為一項傘型基金平臺,旗下多支子基金分別專注於不同資產類別與市場機會:
基金類別 投資方向 風險要點
股票基金 全球股票市場 市場波動、股本風險
債券基金 各類債務工具 利率、信用評級、流動性風險
多元資產 股票 + 固收 + 另類 策略複雜性、組合波動
科技主題基金 創新科技企業 行業輪動、估值回撤
房地產相關基金 房地產證券與REITs 區域風險、利率敏感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涉及市場、貨幣、政治及法律多重風險,且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收益。部分子基金亦可能面臨匯率損失風險。
四、HERD發展歷程|90年專業傳承
年份 重要事件
1934 HERD於英國倫敦創立,開啟家族資產管理業務
1969 美國駿利資產成立,確立自下而上選股風格
2000 HERD設立香港、新加坡辦事處,拓展亞洲佈局
2017 與駿利資產集團合併,強化全球化平臺
2024 收購Tabula、Victory Park等,持續擴展另類投資與ETF能力
截至2025年9月30日:
管理資產規模(AUM):4,838億美元
投資專才:350+
全球辦事處:25個
客戶分佈:北美67%,歐洲/拉美25%,亞太8%
五、主題投資優勢|科技基金為例
HERD旗下科技主題基金,聚焦以下幾大長期驅動因素:
數位化與人口結構變革
全球三分之一人口仍未接入互聯網,催生巨大投資機會。
生產力提升
AI、自動駕駛、流程自動化等顛覆性技術持續推動效率革命。
可持續科技
清潔能源等綠色科技預計到2030年將創造 6,500億美元/年 市場規模。
投資方法亮點:
多元分散:結合公司基本面與全球趨勢
經驗豐富:穿越泡沫與危機週期的科技基金經理
表現穩健:爭取強勁回報,控制波動
六、HERD的價值觀|長期主義的投資文化
我們相信,價值來源於長期信任與真實執行,HERD秉持五大核心文化:
客戶至上:一切決策以客戶目標為先
以行證道:理念必須落實為有效執行
合作共贏:內部協同、客戶共贏、社會責任並重
多元包容:尊重新思維,重視多元視角
透明誠信:建立在務實與清晰基礎上的信任關係
七、我們的專業領域
資產類別 管理規模(2025 Q3) 說明
股票策略 2,542億美元 各區域/風格/行業覆蓋
固定收益 1,531億美元 投資級、按揭、新興市場債券
多元資產 580億美元 混合配置、定制方案
另類投資 185億美元 對沖基金、趨勢策略、商品
八、結語:為何選擇HERD?
90年傳承 + 全球視野
科技賦能 + 投資洞察
投資即責任 + 客戶共成長
我們不僅是資產管理者,更是您願景的同行者。
HERD遠見基金
Investing in a brighter future.
並肩 · 投資 · 創未來
不良資產
一、政策前景
政策層面已將“加快不良資產處置”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為行業提供了持續且強勁的業務驅動力與政策合法性。
(一)頂層設計的歷史性突破
1.政府工作報告的首次明確指引
2022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加快不良資產處置”。
這標誌著不良資產處置從行業性議題正式上升為國家層面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化解核心任務,政策導向進入新階段。
2.兩會熱議與制度創新建言
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紛紛就個貸不良處置、對民營企業放開市場、放寬信託業約束、完善破產制度等關鍵領域建言獻策,預示著行業政策環境將持續優化,業務範圍有望深度拓寬。
(二)監管實踐與市場成效
1.處置規模連年攀升,歷史新高成為常態
2021年銀行業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17年至2021年五年間,累計處置規模已超12萬億元,市場容量巨大且穩定。
2.試點政策落地,市場活力激發
《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在2021年實施,為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個人不良貸款轉讓打開了通道,豐富了銀行處置工具,為AMC提供了新的資產來源。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宏觀基調下,不良資產處置已從週期性業務轉變為常態化的金融基礎設施。政策的持續加碼與制度的不斷創新,為行業奠定了長期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發展現狀:規模擴張,盈利承壓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持續處於高位,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但處置難度加大導致行業整體投資回報率承壓。
(一)市場規模:餘額高企與率降背後的結構性壓力
1.不良貸款餘額持續增長,絕對規模龐大
截至2023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3.20萬億元,表明市場供給端依然充沛。
2.不良貸款率降至低位,但結構性風險猶存
不良貸款率1.62%,為近五年最低。然而,這主要得益於信貸總量的快速擴張以及核銷與轉讓力度的加大,部分領域(如區域中小銀行、特定行業)的風險壓力並未根本緩解。
(二)處置模式:從傳統到創新的多元化探索
1.傳統模式仍是主力,但面臨瓶頸
現金清收、貸款重組、核銷、批量轉讓。其中,批量轉讓是AMC獲取資產的主要方式。
2.創新模式方興未艾,潛力巨大
資產證券化(ABS)、收益權轉讓、債轉股、互聯網處置平台。這些模式旨在提升處置效率、拓寬資金渠道、實現價值深度挖掘。
(三)行業盈利:處置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1.頭部AMC利潤率普遍下滑,甚至出現虧損
中國華融在2020年、2022年均為虧損狀態;中國信達等公司淨利潤率亦呈下滑趨勢。
2.“麵粉”貴,“麵包”難賣,價差空間收窄
資產包收購競爭加劇推高了收購成本,而宏觀經濟環境下行又使得資產價值提升和變現難度加大,導致“處置收益增速”未能匹配“資產規模增速”,行業盈利模式面臨挑戰。
(四)機構改革:高風險機構數量壓降任重道遠
央行評級顯示,高風險金融機構數量雖在下降,但截至2022年四季度仍有346家,其中農合機構和村鎮銀行是風險集中的重點區域。這意味著,針對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處置與並購重組,將是未來AMC業務的重要增量市場。
三、競爭格局:一超多強,區域集中
行業呈現“5+地方系+銀行系+外資系+N”的多元化格局,但市場集中度高,且資產與機構的區域分布極不均衡。
(一)區域競爭:不良資產“富集區”特徵明顯
1.資產餘額集中於經濟大省
截至2023年上半年,江蘇省(1536.19億元) 和山東省(1342.54億元) 不良貸款餘額全國領先。這與其經濟體量、產業結構密切相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2.處置機構地域分布高度集中
山東省不良資產相關企業數量高達2010家,遠超其他省份。而五大全國性AMC及銀行系AIC總部均集中於北京,形成了“決策在中央,戰場在地方”的態勢。
(二)企業競爭:頭部效應顯著,華融領跑
1.市場供給與成交雙增長,市場活躍度提升
2023年上半年,公開市場推出資產包規模約2676億元(+23.83%),成交規模約1346億元(+12.35%)。
2.五大AMC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度集中
中國華融: 收購規模近500億元,市場份額37.1%,穩居行業龍頭。
中國信達: 收購規模266億元,市場份額19.7%,位列第二。
中國東方、中國長城、中國銀河及地方AMC等共同構成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但與前兩名存在顯著差距。
四、總結與建議:致行業頭部公司的戰略啓示
我們正處在一個“市場空間廣闊但盈利難度加大,政策支持明確但監管要求趨嚴,競爭格局固化但技術正在顛覆”的時代。
戰略建議:
1. 聚焦與深耕: 聚焦重點區域(如蘇、魯)、重點行業,做深做透,建立局部優勢。
2. 能力升級: 從“資本消耗型”向“專業驅動型”轉型,大力發展投行化、證券化、重組重整等高端業務能力。
3. 科技賦能: 大力投入金融科技,構建智能化的資產定價、管理和處置體系,降低成本,提升決策效率。
4. 生態共建: 與銀行系AIC、地方AMC、外資機構、服務商等構建合作生態,在複雜項目中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2025 HERD賦能虎門活動成功舉辦:政企攜手共築資產共贏新格局
2025年,“HERD賦能虎門”主題活動在虎門順利啓幕,本次活動以“合作驅動新生 資產共贏 美好共生”為核心,由虎門相關部門聯合主辦,政企代表齊聚一堂,共探區域資產運營與協同發展新路徑。
活動現場,數百位嘉賓參與議程,啓動儀式上政企代表共同剪彩,標誌著合作落地進入實質階段。現場同步開展簽約環節,中外企業代表完成多項合作協議簽署,進一步夯實“政企同心、聚力共贏”的協作基礎。
本次活動聚焦區域資產盤活與資源整合,通過政企聯動、多方協同,為虎門產業升級與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構建資產共享、價值共創的良性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