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服务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7月16日至25日,天津城建大学“智建津彩”实践团组建“乡村小路”诊疗队,深入我市周边乡村开展“马路医生”基础设施改善专项实践活动,以专业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乡村。
实践团依托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建造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结合“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对乡村道路、排水系统、民居安全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勘察与评估,对路面病害、井盖凹陷、排水不畅等常见问题进行精准“诊断”,建立“一路一策”数字化健康档案,并提出基于BIM技术的维修改造方案。
“我们像医生一样对乡村道路进行‘望闻问切’。”实践团成员一边操作检测设备一边介绍,“通过测量和分析,可快速识别路基空洞和潜在安全隐患,实现精准‘诊疗’。”
此次活动是“上合新‘基’遇·津筑土木行”主题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专业技术服务乡村,落实“以践促能、以创促效”的青年培养机制。实践团指导老师杨红表示:“我们不仅是在‘诊路’,更是在‘育心’。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专业认知,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值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津举办之际,实践团以专业行动彰显天津青年的担当与智慧。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持续跟踪乡村道路改善进展,并结合调研数据形成专项报告,为天津现代化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土木方案”与“青年智慧”。 未来,实践团还将扩大“诊疗”范围,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助力天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乡村样板。(天津城建大学“智建津彩”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