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改革纵深推进、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常承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淄博工业学校为“实践根据地”,通过技术创新落地、产教研平台搭建与红色精神传承“三箭齐发”,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能,谱写了一曲“匠心筑梦育英才,产教融合谱新篇”的生动赞歌。
一、技术落地:光储一体化项目开启绿色治污新路径

2025年5月8日,淄博工业学校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技术革新——由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常承立劳模团队联合山东容和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光伏发电、储能技术与高能水处理一体化创新职业技术”正式落地。学校党委书记张成刚与项目带头人常承立教授共同为“大师工作站”揭牌,党委副书记、校长崔国华则为张瑞莹、孙小敏、白萌等产业教授代表颁发聘书,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与技术转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该技术通过整合绿色能源(光伏发电)、再生储能设备(废旧电池再生利用)与智慧水处理装置(中科院技术转化),构建了一套“低碳高效+循环再生”的创新方案。不仅破解了工业循环水系统长期存在的管道腐蚀、结垢及藻类滋生难题,更能针对性解决江河湖泊富营养化污染治理痛点。其颠覆性技术组合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环保价值,成为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治理的“双引擎”。

二、经验辐射:产教研融合大赛搭建创新交流平台
时隔一个月,6月18日,全国产教研融合项目创新大赛启动仪式暨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大会在淄博工业学校盛大开幕。作为大会核心环节,常承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常承立以《匠芯育才 产教研融合的破局与立新》为题,深度分享了工作室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中的实践经验。
他重点介绍了“光储高能水处理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历程与应用前景,强调“绿色能源驱动+跨界技术融合”是破解行业痛点的关键。此次大会不仅提升了学校在全国产教融合领域的影响力,更推动了创新技术与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工匠智慧”。

三、精神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活动厚植工匠情怀
技术创新与精神传承并重。11月13日,淄博工业学校举办“弘扬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活动,常承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杨传勇作为代表发言。他结合工作室在技术攻坚中攻坚克难的经历,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引导师生将革命传统与工匠精神融入学习工作,为培养“有理想、懂技术、肯钻研”的新时代技能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从技术落地到经验输出,从人才培养到精神引领,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常承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点—线—面”的立体化服务模式,为淄博工业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工作室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让创新技术扎根校园、服务社会,书写更多“匠芯育才、技兴淄博”的精彩篇章。